餐饮服务认证是基于顾客感知,对餐饮服务的环境、设施、接触过程和食品安全进行评价,通过认证结果向服务购买者展示餐饮服务质量,从而促进餐饮企业品牌化发展。其核心在于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严格的评估体系,确保餐饮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持续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卫生、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期望。
餐饮服务认证是餐饮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餐饮服务认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餐饮服务认证将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1 认证依据
RB/T 309-2017《餐厅餐饮服务认证要求》
2 认证模式
2.1针对餐厅餐饮服务及其服务管理的特征,认证机构应选择适用于其服务特性测评和管理要求审核活动的服务认证模式:
a)公开的服务特性检验,即模式A;
b)神秘顾客(暗访)的服务特性检验,即模式B;
c)公开的服务特性检测,即模式C;
d)神秘顾客(暗访)的服务特性检测,即模式D;
e)服务能力确认或验证,即模式G:
f)服务设计审核,即模式H;
g)服务管理审核,即模式I。
餐厅餐饮服务认证方案中应给出适用的服务认证模式。
2.2服认证模式选用及其组合
2.2.1认证机构应根据餐厅餐饮服务的过程和能力,以及认证周期及其不同认证阶段,给出认证模式。
2.2.2 具有设计职责的餐厅餐饮服务的认证模式,应按照下列规则进行选用和组合:
a)初次认证: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D+模式G+模式H+模式I;初次认证时应覆盖4.1中的全部认证模式;
b)再认证: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D+模式G+模式H+模式I,模式A+模式D+模式G+模式H+模式I,或模式B+模式C+模式G+模式H+模式I;
再认证时应进行服务能力确认或验证(模式G)、服务设计审核(模式H)和服务管理审核(模式I),并选用至少一种公开模式(模式A或模式C)和一种神秘顾客(暗访)模式(模式B或模式D),且必须同时包含服务特性检验和服务特性检测;
c)监督:模式B+模式H+模式I和模式A+模式D+模式I,或模式A+模式C+模式I和模式D+模式H+模式I。
一个认证周期内的两次监督都应进行服务管理审核(模式I),其中一次监督应包含公开的服务特性检验(模式A)及一种服务特性检测(模式C或模式D),另一次监督应包含一种神秘顾客(暗访)模式(模式B或模式D)及服务设计审核(模式H)。
2.2.3 没有设计职责的餐厅餐饮服务的认证模式,应按照下列规则进行选用和组合:
a)初次认证: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D+模式G+模式I;
初次认证时应覆盖4.1中除服务设计审核(模式H)外的全部认证模式;
b)再认证: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D+模式G+模式I,模式A+模式D+模式G+模式I或模式B+模式C+模式G+模式I;
再认证时应进行服务能力确认或验证(模式G)和服务管理审核(模式I),并选用至少一种公开模式(模式A或模式C)和一种神秘顾客(暗访)模式(模式B或模式D),且必须同时包含服务特性检验和服务特性检测;
c)监督:模式 B+模式I和模式 A+模式 D+模式I,或模式 A+模式 C+模式I和模式 D+模式 I。
一个认证周期内的两次监督都应进行服务管理审核(模式I),其中一次监督应包含公开的服务特性检验(模式A)及一种服务特性检测(模式C或模式D),另一次监督应包含一种神秘顾客(暗访)模式(模式B或模式D)。
3 认证流程
餐饮服务认证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认证申请;
(2)申请受理;
(3)评价策划;
(4)服务管理审核;
(5)服务特性测评;
(6)复核与认证决定;
(7)颁发证书;
(8)获证后监督。
4 申请文件
申请餐饮服务认证的组织(简称:申请组织)应具备以下条件:
(1)持有法人营业执照或证明其法律地位的文件;
(2)获得所需的行政许可(适用时);
(3)承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机构要求,并确保其服务始终符合相关标准、认证规则要求。
5 提交资料
申请组织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
(1)《管理体系、服务认证申请书》及其规定的附加资料(若有);
(2)申请组织符合认证申请及认证评价依据的相关要求的声明;
(3)申请组织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和行政许可证明文件。
6 证书样本

7 认证规则展示
认证规则及技术规范全文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获取:
1. 通过以下链接在华中国际官网填写咨询表:https://huazhongjt.com/yewu/renzheng/contact/liuyan,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联系您;
2. 致电华中国际客服:400 690 1566;
3. 发送邮件至华中国际邮箱:hzkf@huazhongjt.com,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您。